钓鱼人都知道一句顺口溜:“新手怕乱口,老手怕无口”,在钓底时,窝里的鱼本来好好的吃口,却突然出现无口、乱口的情况,这时人往往不知所以,摸不来头绪。其实这就是平常所说的鱼的泳层发生变化,所引起的。
鱼的泳层很难去全面的了解掌握,今天就只结合垂钓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作一浅析。
一、鱼出现泳层变化的因素,大致可以归为三种:
1、天气的因素
鱼有趋氧趋温特性,由于天气的变化,气压和水温也随之变化,这些变化因素直接会影响鱼改变泳层,它们会上浮或下潜到适合自己最佳运动的水层里。
2、鱼自身的因素
在水中,不同种类的鱼的生活栖息地和觅食地各不相同。草鱼、鲢鱼、鳙鱼属于中上层鱼;诸如鲤鱼、鲫鱼属底层鱼;小型鲫鱼有上浮觅食习惯;大体型鲫鱼喜欢贴底觅食。这些都是由鱼本身的习性所决定。
3、人为的因素
垂钓中,由于饵料的状态和味型等原因,容易出现鱼儿乱层,诱使鱼儿密度过大,因抢食而上浮,从而出现截口,泳层发生改变。
二、如何判断泳层发生变化,出现无口或乱口时,可以出下面四个方面进行判断:
1、看天气
如果天气突然骤变,气压低、气温高、闷热无风,或早、中、晚温差过大等因素出现,就是鱼改变泳层的前兆,这时候就应该及时的进行调整。
2、看漂相
如出现无实口时,先观察浮漂语言是否出现不正常现象,诸如出现浮漂站立前躺在水面的时间无故延长、浮漂站立后未到钓目前出现异常停顿感、浮漂下沉的速度明显缓慢、浮漂在站立或下沉过程中有抖动等现象,说明鱼儿改变原来泳层,开始上浮。
3、看截口
在钩饵未到底前,多次出现截口,说明鱼儿已经上浮;
4、看水纹
钓点附近水面如果出现鱼儿游动的波纹,说明鱼儿也已上浮;
三、如何再次寻找泳层
寻找新泳层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先不变钓组,再逐渐剪少浮漂吃铅量并按每次5—10CM的距离下撸浮漂,由下向上,直至找到浮漂的“顿口”语言出现为止,有了实口鱼也就重新找到了鱼儿的泳层。
四、控制鱼的泳层
这个是在因人为因素致使鱼上浮的,可进行主动控制鱼的泳层,诱使其在底层觅食:
1、降低饵的雾化速度,饵的黏性增大;
2、拉饵变搓饵;
3、搓大饵团,用饵重新把鱼诱导底部;
4、更换大号浮漂,增加浮漂的吃铅量;
5、钓法可以采用调低钓高,以钓钝为主。
欢迎关注"360钓鱼"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号: fishchina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