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是一项有益健康的“嗜好”。据国外的研究机构统计:钓鱼这项运动,在个人爱好排行榜中排名第二位,而最容易上瘾的运动中,钓鱼依然排名第二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运动中,大到总统,小到平民百姓。很庆幸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钓鱼人都知道,影响上鱼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无论你那一个细节出了问题,都直接关系到你的鱼获。今天就给大家聊一个容易被钓友忽视的细节——钩距。
我们通常说的钩距是指上钩钩门的底部,到下钩钩柄的头部之间的距离,我们称你为钩距。
在垂钓过程中要根据鱼情和水情,调整双钩的钩距,这直接影响着鱼获的多少和上鱼的快慢。
有的钓友和你使用相同的饵料和钓组,但上鱼就是比你多;表面上看不出那和你那不一样,问题很有可能就出在钩距上。
一般来说钩距是由鱼钩的大小、目标鱼的习性、上鱼速度快慢和调漂的需要来决定的。钩距是按照你所使用的鱼钩来设定的,目标鱼个体的大小决定了鱼钩的大小,大钩的钩型较大,钩距也就随之变大,反之亦然。
由于目标鱼的品种和习性不一样,双钩的钩距也不能一成不变。如果钩距过小,一是上饵不方便,另外也会出现两个钩同时被吸入嘴中。如果钩距过大的话,就会出现上钩到底,下钩子线弯曲很大的现象。这样一来钓友们在钓鱼的过程中,如果鱼吃下钩时,浮漂动作不灵敏。
总之钓大鱼要适当拉大钩距,同时要防止鱼吞食鱼饵时另一饵会妨碍进口;钓鲫鱼还要考虑两条条鱼同时吞钩时不会产生相互干扰;钓鲢鱼为了适应鲢鱼吃下方溶散饵料的习性一般钩距比较大。
除此之外也要考虑上鱼速度的快慢和浮漂调整的需要。尤其是在竞技钓鱼比赛中,鱼情越快钩距就应越大,最大可达3到4个钩距。如果钓底时出于调漂的方便,要适当缩小钩距。一般情况下1到2个钩距都是可以适宜的。钓浮钩距可略大一些,2-3个钩的距离都可以;底钓猾口鱼时可相应小一些,1到1.5个钩距即可。
钓慢鱼猾口鱼时,可以比正常的钩距稍微小一点钩距,如果钩距太大的话,就容易出现下钩太钝,上钩太灵;如果钓生口快鱼时,钩距可大一些,以2到3公分为宜,双钩距离大,钓饵在水底的状态就比较明显,中双尾的几率相对提高。但不能太大,如果钓鲫鱼时,钩距超过3公分以上就会有假口的出现。
如果钓混合鱼时还要考虑水底酱层,应避免双饵同时陷入泥中,双钩钩距应该在1.5到3个钩距。同时要将浮漂的目数调的高一些,使之能托起较大的饵团。
当然凡事也不能太绝对,要做到根据实际的情况适当的调整。钓无定法,灵活运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别注意# 据说关注本号的钓友,每次的鱼获都会增加不少哦!你不试试吗?
欢迎关注"360钓鱼"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号: fishchina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