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是综合性很强的运动,充满着各种不确定的因素,无论哪个环节做不到位,都会直接影响我们的鱼获。
就拿浮漂来说,大多数钓友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同样的调钓在昨天钓得不错,然而今天却频频空竿;有时上午钓得很顺手,中午开始那浮漂就成定海神针啦。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摸索出当天鱼咬钩的规律,读懂浮漂的语言。针对变幻莫测的鱼情,如何才能最快地找到对浮漂的感觉,就尤为重要了。除了要从当天鱼咬钩的情况摸索外,还要了解自己的浮漂与钓组、钓饵、和钓点水深的关系。
【剩余浮力】
平时我们所说的调灵钓灵、调灵钓钝、调钝钓灵、调钝钓钝都是在以“剩余浮力”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的。 确定“剩余浮力”是调漂中过程中最关键的。如果浮漂信号多为下挫动作大但却频繁空竿,那能说明剩余浮力较小,鱼儿刚开始吸饵,饵还没有到嘴或着大鱼经过所引起水流都会使浮漂下沉而形成虚假动作,这时应修剪铅坠,使剩余浮力加大;反之如果鱼咬钩多送漂但空竿,没有出现下挫信号的情况就应加大铅坠,减少剩余浮力。
【鱼饵状态】
饵料状态的重要性想必钓友都非常清楚吧,鱼饵的状态在垂钓过程中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当然鱼饵状态的好与不好,不能一概而论。钓什么鱼用什么样的鱼饵,这个要看当天的鱼情。
比方说窝内诱鱼比较多,如果用松散饵就容易被鱼游动所产生的水流给冲散,就会出现送漂空竿的现象,这时应改用黏饵;
如窝内有鱼星但鱼不咬钩,则有可能是因为饵料的比重过大,陷入了酱层等虚底内,鱼儿根本发现不了鱼饵,此时应更换比重较轻的鱼饵,就有可能收获颇丰。
【水深和鱼线的因素】
如果钓位的水太深,鱼汛的传递就慢,反之就快。鱼线本身是有吸水性,一般1米长的3.0线,如果在水中浸泡1个小时大概能拉下浮漂的1目,其吸水性也不能忽视。所以如果用粗鱼线钓深水,就要考虑把浮漂的剩余浮力稍调大些,因为除了钓饵还有钓线的重力。如果钓点的鱼个体不大,则应用细线,因其吸水较小所以对钓组影响不大。
如果将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做到“人漂合一”就很容易能找到对浮漂的感觉。
#特别注意# 据说关注本号的钓友,每次的鱼获都会增加不少哦!你不试试吗?
欢迎关注"360钓鱼"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号: fishchina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