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链接: 钓鱼心得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姜太公学习  > 垂钓技巧 > 淡水钓鱼

关于鱼类促摄物质

2006/9/30 15:15:50 人评论

             廿世纪六十年代,鱼类学家从钓鱼人那里得到启发,从挂到钩上的鱼类喜食的天然饵料中分离和提取诱鱼活性成分,将这些成分进行人工合成后再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喂鱼,使鱼的食欲大开,从而提高了产鱼量。科学家的创造反过来又激起钓鱼人的兴趣和热情。于是,一场海钓和淡钓鱼饵的技术革命蓬勃地开展起来。

           一、 促摄物质的概念:从字面上讲,能够促进鱼类(或其它动物)摄食的物质被称为促摄物质。它是通过食物的气味和味道来表现。也有人称其为“摄饵促进物质”、“摄饵引诱物质”、“诱食剂”等。促摄物质是由动物或鱼类化学感受器——嗅觉和味觉来接受的。就钓鱼而言,促摄物质能起到引鱼进窝、诱鱼咬钩的目的,称得上是鱼饵的核心。 动物、鱼类或昆虫都有属于自己的促摄物质。玫瑰中的天葵醇是蜜蜂的诱食剂;树脂中的蒎烯衍生物是小蠹虫的美食信号;蚕之所以爱吃桑叶是因为桑叶中含有檬醛、乙烯醇及异栎素等。蚕进食加有这些物质的人工饲料,犹如吃桑叶一样津津有味。

             动物和鱼类对促摄物质的敏感程度大大超过了人类的想象。狗能嗅出空气中的浓度1亿亿分之3.36的油酸;在3500立方公里的湖水中滴入一克酒精鳗鱼仍能嗅出酒精的气味;骆驼能嗅出空气中极为稀薄的水分子,因而在荒漠中能迅速找到水源…… 动物和鱼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这些特殊的感受性(专一性和敏感性)被保留下来。不断完善并遗传给下一代。为种族的繁衍和个体的生存提供了保证。

二、鱼类促摄物质的来源:为什么将沙蚕(海蚯蚓)挂在钩上,多种海睡鱼会频频光顾?为什么淡水中的鲤鱼喜食小虾?根据生命科学的逻辑,促摄物质必然存在于鱼类喜食的天然食物中。从这些食物中,人为地分离和提取出诱鱼活性成分,然后用生物鉴定法单项或组合地进行试验,以确定哪种成分或哪种组合诱鱼最为有效。下面列举几种天然饵料所含的促摄物质及适用鱼类: 天然饵料促摄物质与营养物质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二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科学家们还发现,鱼类促摄物质大多是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分子量较低,链较短且直,在水中易溶解和扩散。这些物质在鱼类消化系统内亲和力强。几乎百分之百地可透过小肠粘膜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就和人体血管中注入葡萄糖一样。故促摄物质是鱼类的绿色食品,但促摄物质和营养物质是不能划等号的。有些促摄物质无营养价值,有些营养物质又无促摄效果。

三、促摄物质作用的生理机制:

           除了小部分通过视觉进行索饵的鱼类外,大多数鱼类的索饵活动主要是通过嗅觉和味觉来进行。即使是通过视觉判定食物的鱼,最终决定是否摄食也要通过味觉。对鱼类来说,除了饵料的物理性质如大小、软硬、形状、颜色、运动状态等可引起感觉外,还会接受从饵料中溶出的化学成分的刺激。鱼类对气味和味道的感觉是通过嗅上皮和味蕾来实现的。当某些化学物质在水中突然出现时,会引起嗅觉神经和味神经电位的变化和传导。神经电位立时陡涨,(用电生理学方法测定)。从而引发索饵和摄饵行为。例如,当半胱氨酸在水体中达到10-3毫克/升浓度时,对草鱼嗅觉的相对刺激可达到191.5%(引自Johnsen等1988年)。草鱼嗅到这一气味时,会立即沿化学梯度游向食物源,而鲤鱼则无动于衷。因为食性不同,各有各的喜食物质和相应的感受细胞。

           鱼类对促摄物质的这种认识和反应属非条件反射。就像猫儿对鱼腥味的认识和反应一样,是由种族遗传因子所决定的,是先天性的,终生保持不变。

           当水环境发生变化时,例如水温的升降、缺氧、二氧化碳过多,鱼类神经中枢的“兴奋点”则转到体内环境的调解,使中枢对事物的兴奋性降低。此时,对促摄物质的刺激较难做出反应或不发生反应。

四、几种常用鱼饵中的促摄物质:

               东北钓友喜用豆饼粉为饵。华北喜用玉米面。湖北则喜用麦麸和蚕豆分。在这些常用的鱼饵中,都含有微量的促摄物质。

             摘录自“猪鸡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及“日本标准饲料成分表”。注:表中只列举了十种“必需氨基酸。其它促摄物质成分未包括在内。 上述饵料虽鱼类喜食,但其中促摄物质含量极微或对某种特定鱼类不完全对路,故诱鱼效果不强。如果加入适量促摄物质后,情况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在面粉中加入甜菜碱和某些氨基酸的组合物质后,对鲫鱼的诱食效果竞提高了十倍以上。

              在水族箱中放入两个同样大小的用纱布包裹的面团,一个用自来水合成(简称A),另一个用促摄物溶液合成(简称B),同时悬于水族箱底层,看看六尾野生鲫鱼对其反应:

1、启动后游向: ←A   →B

2、10分钟内啄咬总次数:A、8次 B、258次

3、同时啄咬某面团的尾数:A、一尾 B、四尾

4、单尾鱼连续啄咬最多次数:A、2次 B、32次

5、啄咬时面团最大摆幅:A、3度 B、25度-30度

这个对比试验,清楚地反应出促摄物质的诱鱼效果。

五、促摄物质的种类及效果:

          氨基酸类、核酸类、脂肪酸类、盐类、甜菜碱等都具有诱鱼效果,亦可称促摄物质。氨基酸类对大多数海水鱼和淡水鱼均有促摄效果。诱食剂的活性一般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为基础的协同作用的结果。以氨基酸为基础,适量加入甜菜碱、脂肪酸、核酸类物质,诱鱼效果会成倍增加。美国化学家约翰·普洛克劳博士和生物学家凯斯·琼斯博士将蘸有促摄物混合液的棉花投入水族箱时,大嘴鲈鱼一口吞进,咽入肚中。而对未作处理的棉花则吞而即吐。我国鱼饵届于1993年夏天,成功进行了鲫鱼、鲤鱼的实验:当浸泡促摄混合液的碎红砖投入水族箱后,被鲫鱼和鲤鱼连续啄十多分钟并被移位30公分。而对未作处理的另一块碎红砖不予理睬。

             鱼类的化学感受器(嗅觉和味觉)主要是对水体中底浓度化学物质的感觉,“底浓度”三个字往往被钓鱼人所忽视,主观认为“味儿越浓,鱼儿进窝越快、越多”,从而导致拒鱼儿于窝外的现象发生。这象人们用辣椒刺激食欲一样,辣椒放多了,菜丢了,导致了反效果。一般认为,能引起脑电波的氨基酸溶液的最低浓度(阈值)以10-7~10-8克分子浓度居多,一般在10-7~10-8克分子浓度时达到饱和。超过这一范围,鱼儿产生忌避反应。下面列举某些促摄物质对对象鱼的具体浓度要求:


注:1、表中阈值是指最低感应浓度。

2、摘自“提高鱼用配合饲料诱食性和适应性的途径”,作者:李清 温度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在浓度不变时,水温越高促摄物质在水中的扩散速度越快,鱼儿进窝越快,但“味儿”在窝里的留存时间就越短。冬季水温偏低时,则相反。故在实际垂钓时,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促摄物质的入窝量和投入次数。

六、促摄物质的应用:

           一般按广谱型与专用型两种方式确定促摄物质的组合、比例和浓度。广谱型,适用范围很宽,对肉食、草食、杂食性的淡水鱼和海水鱼均应具有吸引力。专用型一般仅适用某种对象鱼,有较强的单一性。何种促摄物质或组合适应何种鱼类,者需要钓者反复地学习,实践和研究。这个过程,也是钓者水平自我提高的重要过程。 人工合成的促摄物质大多为无色透明结晶体,象味精(谷氨酸钠)一样,易溶入水。在具体操作上可分为“单装”和“混装”两种方式。单装就是将组合好的促摄物质(含添加剂、色素)单一包装成小袋。钓前将其化成水(呈促摄物溶液),与其他载体(粮食作物、鱼肉、虾肉、泡沫塑料球、海棉条等)混合后投入窝中或挂在钩上。“混装”则是将组合好的促摄物质研碎与粉状粮食作物混装入袋备用。例如,加入适量的玉米粉、蚕豆粉就可成鲫鱼饵;加入适量豆饼粉、玉米粉就可成鲤鱼饵;加入粘性较差的麦片、薯粉就可成台钓竞技饵……。总之,促摄物质是鱼饵的核心,载体则视具体情况由钓者自定。 促摄物质一般在生物化学试剂商店有售,国产每公斤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钓鱼一天,3~5角足够。只是此商品不零售,需几人合伙买。

             从1993年开始,经过数万名钓友对促摄物质的实际试验,效果是明显的。从黑龙江到珠江,从渤海湾到南海,不论是海水钓还是淡水钓,不论是竞技钓还是休闲钓,都传来了佳音。有的是“十分激动人心”“留下终生美好的记忆”。

             汕头钓友在鲜鱼肉和鲜虾肉中加入


欢迎关注"360钓鱼"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号: fishchina2006

相关资讯

  • 找钓点,不仅仅是只看地形,还要从这几个层面去综合考虑

    那么,在选择钓点上,我们就要综合日照、水草、风力等级、地形特点,根据这几个综合因素,可以大致判断出来,哪里的水温,会相对较高一些,需要注意的是,就算是相邻十几米的河段,也会因为南北岸不同,导致水温有细致…

    2019/5/12 11:24:53
  • 黑坑如何做到精确调漂,一些钓友说的试口调漂是什么?

    如果在饵团雾化完,漂都没有动作,极大的可能是钩饵陷入泥底,这个时候,浮漂下拉,让钩饵略离底,再次试口,如果出现连续的正口,则说明调钓思路正确;在钩饵雾化完这个过程,漂讯较多,但是提竿空竿也多,抓不住实口…

    2019/5/12 11:23:53
  • 鲮鱼的分类及各种鲮鱼的具体垂钓技巧

    土鲮,嘴朝下,幼仔(3-5两)时,喜腥爱香,成年时(7-8两),喜香爱甜,垂钓土鲮时,不可钓得过于灵敏,因为土鲮的嘴巴朝下,就奠定了土鲮在底部才会吃得比较安稳,又由于土鲮很喜欢追逐下落的饵料碎,因此很容…

    2019/5/10 15:21:44
  • 学会了钓鱼,你就是满腹经纶的学者!

    从网站、书本、老钓友、微信公众号等不同的途径进行学习探讨,包括学习钓具的使用,钓组的调整、饵料的配制、天气因素的影响、鱼的生理习性等等众多方面。是高还是低;温度如何,温差怎么样等等,这些因素对垂钓有什么影响,…

    2019/5/10 15:21:37
  • 开饵时醒饵多长时间?拉丝粉放多少?揉打几下?

    这一点或许与大家的想象不一样,即使是开拉丝饵,拉丝粉的放入量也不能太多,一旦多了鱼饵的黏性就过大(有些饵还自带一些拉丝粉),粘在一起拉都拉不开的玩意儿,如何快速挂钩?另外开拉丝饵时揉打的次数也有讲究,揉…

    2019/5/10 15:21:30
  • 东南西北风不同,对钓鱼的影响也大不同

    南风也称为暖风,一般大气压力升高后,形成的一种风向,不管阴晴,只要是南风天,必是暖和的天气,而且南风一般风力也不大,1~3级最为常见,最高不超过5级,但是已经很少见了,南风天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湿度变化不…

    2019/5/10 15:20:45
  • 黑坑钓鱼停口,这里统统解决

    不少钓友在黑坑垂钓中,都遇见过鱼没有吃口,又或者刚开始有鱼口,而后突然就停口了的情况。经大致总结后发现,多半是下面几种原因: 1、鱼吃的已经相对饱和,这个时候,鱼会突然集体出现停口。此时建议将线组放小一点,饵料

    2019/4/30 6:10:37
  • 每次在钓鱼时你都在想什么?

    一、每次钓鱼的时候你都在想什么? 在不钓鱼的人眼中,钓鱼可以磨练性子,钓鱼人有大把的时间思考人生。可是,钓鱼人处于放空一切感受生命美好宁静的状态之余还在想些什么?下竿的时候不知道会钓上什么鱼,是大是小,甚至能不

    2019/4/29 0:32:55
  • 坑钓的几个手段,让你钓的鱼获满满!

    我们钓鱼人与天斗(不利天气出钓),与地斗(不利的地形和钓位)都不算太大的乐子,但是与黑坑老板斗可谓是其乐无穷。钓鱼人进阶高手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把黑坑老板钓的脸黑;进阶大师的标志就是彻底进入黑坑的黑名单。 黑坑大

    2019/4/29 0:32:50
  • 爆炸钩钓鱼的改进方法,有新意!

    一般爆炸钩的装钩,钓友们往往按常规将钩均衡地藏在麸饵里形成鸡蛋大的一陀打入水中,有的也在中间那线较长的一钩上挂上一段蚯蚓。二是,装钩时留三个钩不嵌入饵料中,这三钩加上中间那线较长的钩挂上蚯蚓即可。 …

    2019/4/29 0:32:25